【外媒看龍灣】溫州日報頭版導讀 | 龍灣:持續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
“持續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鏈,推動三澳核電一期加快建設、二期核準并開工,提 速金風科技海上風電、瑞浦新能源制造、比亞迪動力電池、偉明盛青鋰電池新材料、鈉 離子電池、運達風電、遠景風電及泰順、永嘉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建設……”
——摘自2023年溫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打響新能源產業的龍灣模式、龍灣品牌”“在新能源、新材料賽道上更加聚焦”……2月13日、14日,龍灣區政協六屆二次會議、龍灣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相繼開幕,新能源產業發展成為會上的熱門話題。
去年,投資超300億元的瑞浦蘭鈞新能源制造基地、投資222億元的偉明盛青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等新能源產業項目陸續簽約落戶、摘牌拿地……新能源百億項目的落地,是龍灣區以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等項目為龍頭,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打造浙南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基地的最好注腳。
“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產業億元以上項目落地6個,20億元以上4個。已有規上企業22家,規上產值達180億元,主要集中在鋰電池、光伏逆變器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及基礎!2月13日,致公黨龍灣基層委發言人郭璐璐在政協開幕式上以《關于我區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的建議》為題發言,引發熱烈討論。
不僅代表、委員密切關注,龍灣區《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速拓寬戰新產業賽道,推動新能源等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5%以上。
新能源產業作為高端技術行業,需要強大的科創支撐。龍灣區將發揮15個高能級科創平臺輻射帶動作用,同時,靈活運用科創指數貸等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爭規上工業研發費用增長10%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86%。
新能源企業為保持競爭力和先進性,需要充分的資金保障。龍灣區將加強產業政策扶持,拓寬產業融資渠道,在惠企政策、專項資金、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助力,將力爭全年兌現惠企資金20億元,為市場主體減負30億元以上,設立新能源等重點領域專項子基金,力爭基金投資超10億元。
新能源產業需要大量的高端研發、高技能人才。龍灣區將持續加強人才招引力度,制定人才引進“后評價”機制,實現引進人才與企業需求、產業發展高度匹配。新增租售型人才房520套、藍領公寓2800套以上,在收入分配、子女就學等方面落實更多創新舉措。
新能源產業需要形成規;耐暾a業鏈。為此,龍灣區將竣工投產偉明盛青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一期,高效推進瑞浦蘭鈞新能源制造基地一期、麥田新能源二期等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發揮瑞浦蘭鈞、偉明盛青等龍頭企業作用,布局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一條龍產業鏈。
新能源產業需要各種生產要素支撐。為此,龍灣區將提速道路、電、氣、網絡等基礎設施配套布局,開工建設綜合管廊一期工程,加快推進新能源科技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等項目,力爭溫州灣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來源:閱龍灣客戶端,記者 徐龍飛 鄭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