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xrzhp"><option id="xrzhp"></option></samp><var id="xrzhp"></var>
      <samp id="xrzhp"></samp>
        <samp id="xrzhp"><em id="xrzhp"><blockquote id="xrzhp"></blockquote></em></samp>
          <delect id="xrzhp"><noframes id="xrzhp"><var id="xrzhp"></var>
          <samp id="xrzhp"><em id="xrzhp"></em></samp>
              <samp id="xrzhp"></samp>
                • 省政府新聞辦批文·浙新辦[2008]17號

                • 龍灣區唯一具有新聞發布資質網站

                • 溫州市第一批文明網站

                • 溫州市網絡文化協會理事單位

                • 市級青年文明號參賽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龍灣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街道聯播  ->  蒲州 -> 正文

                “負債村”翻身記

                2023年01月20日 09:15:18來源:龍灣新聞網

                臨近春節,龍灣區蒲州街道上江村內,村民笑逐顏開,喜氣洋洋。

                不久前,上江村“兩委”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總額2500萬元作為年終“福利金”,發放給4000多名村民。有老人家里每人持10股,按照每10股5000元的分配,共領到6萬元,老人笑得合不上嘴,直言:“高興得沒話說”。

                微信圖片_20230118165518.jpg

                上江村為村民發放年終“福利金”現場。

                上江村給村民分發“年終獎”的視頻、新聞在網絡熱傳后,引起網友熱議,熱鬧非凡。

                這個18年前還負債7800萬元的“困難村”,如今為何這般“壕”氣?1月17日,記者來到上江村尋找致富密碼。

                上江村位于龍灣區西部,區域面積約4.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298人。

                “答案還是那句老話:線路決定一切!痹谏辖,記者見到了林朝生,1996年至2006年期間,曾擔任上江村的村支書。

                20世紀80年代中期,林朝生在村內開起了當地第一家緊固件作坊,打開了上江村緊固件產業發展之門。從“一家店”到遍地“小作坊”,不到六年,上江村就一躍成為典型的產業村。

                1995年,為了做大產業,上江村“兩委”萌生建設交易市場的“前衛”想法。找投資、騰土地、建市場……他們大刀闊斧地對村里產業進行改造提升,但換來的卻是村民的不領情!耙驗榭床磺迨袌鑫磥淼陌l展,村民便上村委鬧,導致村委解散,整個村子都‘癱瘓’了!贝迕窕貞浀。

                1996年,蒲州鎮(現蒲州街道)相關領導動員林朝生擔任村支書,可生意做得不錯的林朝生起初并沒有想法,經過幾個月的“深思熟慮”,才終于答應接手。

                微信截圖_20230118165913.png

                溫州緊固件市場。

                上任伊始,林朝生帶領村“兩委”,頂住壓力繼續開展市場建設。2000年,由上江村與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蒲州鎮、溫州工業公司合作共建的溫州緊固件市場正式投用!爱斈,上江村從中盈利180余萬元,這成為全村的‘第一桶金’!

                隨著溫州緊固件產業發展,林朝生此后萌生了建設生產基地的想法。但建基地,用地怎么辦?“找政府批,貸款買地!”在林朝生的謀劃下,沒過多久,上江村有了470畝土地的購買指標。2003年,他們大膽向銀行貸款2800萬元,用于470畝土地的征收款;2004年,又向銀行貸款5000萬元,用于繳納土地出讓金和生產基地建設。

                全村負債高達7800萬元,光利息每年就得930萬元。村民一度抱怨連連,干群關系也變得緊張起來。


                “不能只顧眼前,要有長久之計!

                上江村的實踐證明,“養雞生蛋”的經濟路線不光可行,也確實靈。

                上江村黨總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建武告訴記者,18年來,上江村的集體經濟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先后打贏了三場“商戰”。

                第一場“商戰”,是溫州緊固件生產基地拉絲園區的建成投用。

                2008年,園區投用后,上江村將各類“低散亂”緊固件企業都匯集至該園區進行統一管理、生產、治污。上江河水質此后開始好轉,“低散亂”整治和環境整治齊頭并進,拉絲園區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700多萬元的收入,村民的態度也逐漸發生轉變。

                微信圖片_20230118165431.jpg

                溫州廣納五金市場。

                第二場“商戰”,出現在2010年。溫州廣納五金開發有限公司看中上江村已經成型的市場前景,通過招商引資,投資建設了占地166畝的溫州廣納五金市場。上江村一次性收取6年租金6000萬元,并約定合同到期后地上建筑物無償歸村集體所有。

                第三場“商戰”,源于投資1100萬建設的上江村綜合大樓。這個曾經被村民要求“變賣”,給銀行抵債的大樓,在村“兩委”的爭取下最終被“!绷讼聛。如今通過出租,大樓自2005年投用至今,租金累計達3400萬元。

                微信圖片_20230118165424.jpg

                上江村綜合大樓。

                此外,乘著城市建設發展的東風,在龍灣區文昌路建設中,上江村被征收56畝土地,獲得土地補償金5900多萬元。

                至2013年,上江村還清全部借債,并結余2000多萬元。

                如今,上江村集體資產超10億元,2022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2100萬元,集體資產總量不斷增長。

                “現在看來,當時貸款買地、建園區、不賣辦公大樓的決定是對的!标惤ㄎ鋱远ǖ卣f,遵循著“養雞生蛋”的理念,上江村才有了如今的全新面貌。

                村集體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村民的獲得感也越來越強。

                2012年,上江村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將股權設置為人口股,總共約50000股,4000多名村民享受股權分紅。由于村集體收入增加,自2014年起,村里每年都給持股村民發放“年終福利”,從2014年每10股2000元,到2022年每10股多達5000元。

                微信截圖_20230118170929.png

                安置房正在上江村拔地而起。

                除此之外,上江村針對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照顧政策:全村村民都有一份人身意外保險;對60歲以上老人,每年重陽節發放1500元高齡福利;對婦女購買“兩癌”保險;偶然出現的個別困難戶,村里逢年過節送上節日紅包和慰問品。

                經濟富裕了,上江村還先后投資建設諸多文體設施,村里的文化生活也相應地豐富起來。更難能可貴的是,多年來,上江村黨委每年出資10萬元,捐贈給當地慈善總會,反哺社會。

                這個鑲嵌在龍灣大地上的集體經濟明珠,未來定將更加光輝燦爛。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張銀燕 鄭懿)

                [編輯: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載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