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以老助老“ 開創幸福新模式
龍灣新聞網訊(記者 蔡鋤 陳出)循循善誘的老人成為教書先生,富有愛心的老人成為送餐服務的志愿者……龍灣區永中街道龍水社區,這個老年人占比五分之一的社區, 以建設“共享社·幸福里”為實踐契機,創新打造“以老助老”,發動老年人互惠互助,讓“老年能人”為基層治理“補能”。
“阿婆,開門,飯來啦!”跟隨陣陣的吆喝聲與敲門聲,志愿者們走過一家又一家,挨家挨戶地為老人們送上午餐。據了解,龍水社區愛心食堂針對龍水社區周邊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空巢老人與困難家庭,每天提供免費午餐,做好社區養老貼心服務。這種公益也形成了一種“愛心循環”,不少老人在接受服務后,也和自己的近親屬加入到志愿隊伍中,成為新的志愿者,“以老助老”的氛圍逐步形成。
高齡老人因知識水平等局限,精神生活較為匱乏,他們的問題往往是街道基層治理中的“老問題”。同時,也有不少相對低齡的老年人多才多藝,十分渴望有契合他們施展才藝之需的平臺。如何因地制宜破解難題?龍水社區有妙招, “我們社區總共是3萬多人,老人目前有7000多位,我們考慮到老人比例比較大的問題,在我們社區舉辦了一個老年大學。老年大學總共開了大概15節課,音樂課、文史課,還有太極、舞蹈等課程,每天都有開展,目的就是向社區周邊的這些老人提供一些學習、娛樂服務,老人們也都比較喜歡!饼埶鐓^書記金上達說。據了解,自甌江紅“共享社·幸福里”建設推進以來,龍水社區持續聚焦“老年人群體”針對老年人群創辦龍水老年大學,從中受益的老人達6000余人次;打造了集智慧醫養于一體的老年照料中心,引入專業社會組織、“雨花敬老協會”等資源,為轄區老人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
接下來,龍水社區將繼續圍繞“共享落到實處的幸!倍喾焦步、多元共享的協同養老模式,在建設“共享社·幸福里”過程中,針對“一老”重點群體,不斷構建共享生活的服務新場景。